在夏季蚊虫活跃的季节
一种由病毒引起的
传染病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
那就是基孔肯亚热
基孔肯亚热是由基孔肯亚病毒引发的疾病
发热、皮疹和全身关节疼痛是
典型的临床症状
传播特点与流行区域
与人们常担心的接触传播不同,它的传播方式较为特殊,主要依靠蚊虫作为媒介。不过,并非所有蚊子都能传播该病毒,常见的库蚊、按蚊通常不是其传播媒介,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伊蚊,其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者。
基孔肯亚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如非洲、东南亚、印度次大陆等。近年来,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员流动增加,该疾病的流行范围有扩大趋势,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也曾出现过输入性病例。
典型症状表现
感染基孔肯亚热后,潜伏期一般为 2 - 12 天,多数患者在感染后 3 - 7 天发病。除了突发的高热(体温可达 39℃以上),皮疹多为斑丘疹,可分布于躯干、四肢等部位,一般持续数天后消退,不会留下疤痕。
关节疼痛的表现十分有特点。虽然一些大关节也可能出现疼痛,但相对较少,更多集中在指尖关节、踝关节、腕关节等部位,而且这种疼痛较为剧烈,常导致患者活动受限,和普通发烧时那种轻微的关节酸痛截然不同。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头痛、肌肉痛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
易感人群与诊断方法
人群对基孔肯亚病毒普遍易感,尤其是孕妇、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,症状可能更为严重。
诊断基孔肯亚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、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。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核酸检测、抗体检测等,其中病毒核酸检测在发病早期即可进行,抗体检测则适用于发病中后期。
治疗与预防
目前,基孔肯亚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,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。发热时可使用退烧药,如对乙酰氨基酚;关节疼痛明显者可给予止痛药物,并注意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。一般情况下,患者在发病后 1 - 2 周内即可逐渐康复,但部分患者的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。
在外出时,做好防蚊措施至关重要。外出时要佩戴好防蚊装备,在裸露的皮肤上喷洒防蚊药。值得注意的是,传播该病毒的伊蚊(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“花蚊子”),其活跃时间多在日出后的两个小时以及日落前的两个小时。在这个时间段,建议大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出门,或者减少外出次数,以此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。
此外,还要做好环境治理,及时清理家中及周边的积水,如花盆托盘、废旧轮胎、下水道等,这些都是伊蚊滋生的温床。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,也能有效减少蚊虫数量。对于孕妇、老年人等特殊人群,更要加强防护,尽量避免前往蚊虫密集的区域。
了解基孔肯亚热的相关知识,做好预防工作,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如果出现疑似症状,应及时就医,并告知医生相关的旅行史和暴露史,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。
编辑|业务拓展部 谢钰(实习)
责编|业务拓展部 王茜
配查网-配查网官网-免费配资平台-配资正规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