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发现,现在网上聊钱的氛围越来越离谱了?
动不动就有人说“现在没个1000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钱”,还有人晒年薪、秀存款,仿佛人人都是人生赢家。
那问题来了——如果咱家真攒下200万现金,这在当下到底算什么水平?是小康、还是中产,还是其实根本不值一提?
别急,我这两天专门和身边几个朋友聊了聊,还顺便扒拉了一些数据。结果嘛,说出来可能会让不少人心里一紧……
200万存款,在中国家庭里到底排第几?
先说结论:能把200万实打实地存在银行里的家庭,全国加起来大概也就0.1%。
什么意思呢?假如你们小区楼下停着1000辆车,其中只有1辆车主可能拥有这个数目的现金,其余的……嘿嘿,都还在奋斗路上。
更直白点讲,你随便拉1000户邻居来开个茶话会,大概率只有一个人能举手:“我家真有这么多!”
很多人听到这儿估计想吐槽,“真的假的啊,不都说中国富起来了吗?”
别被网上那些高收入、高净值的段子给带偏了。全国平均每个人账户上的存款也就10来万,一家三口凑一起30多万能撑死。而且这是被少数超级有钱的人给拉高的,要看中位数的话,大部分普通家庭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。
所以啊,如果你爸妈真的靠工资攒出了200万(注意,是现金,不是房子!),那妥妥属于“金字塔尖的小众群体”!
存款和房产,那可是俩概念
很多时候大家喜欢混淆资产和存款,比如“我也是百万富翁啦!”但细问一下,全靠房价撑着。
举个例子:
- 房子市值200万,看着很美,但想变现的时候不是没人接盘,就是得大打折扣。
- 现金才是真正随时可用的钱包,可以应急、可以投资,也不用担心市场波动直接缩水。
- 更扎心的是,现在不少地方房价还在跌,你今天觉得自己资产两百万,说不定明年一查只剩180了……
而且遇到突发情况,比如生病、失业,有套房跟没钱其实差别不大,因为短时间内很难换成救命的钱。但银行卡里的数字才是真的硬通货,用起来踏实!
为什么多数家庭拼死拼活也难攒够这笔钱?
咱们再现实一点,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,这辈子要想把银行账户凑到两百万,有多难呢?我总结下来主要三点:
1. 攒钱比马拉松还累
假设夫妻俩月月省吃俭用,每个月能挤出5000块去存。一年6万元,看似不少,但距离目标还有漫长33年的路要走!
关键这33年不能失业、生病、不买新衣服、不出去玩,还得保证孩子不上补习班、不生二胎……这种生活谁顶得住啊?
2. 收入赶不上花销快
现在城市生活压力山大,一个私企员工平均工资五六千,两口之家合起来也不过一万元出头。日常开支像无底洞一样往外冒:
- 房贷
- 孩子的学费
- 各种保险、人情往来
光这些基本消费,就已经榨干钱包,再遇上啥意外支出,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3. 投资踩坑太容易
多少人在P2P爆雷时血本无归,又或者牛市冲进去结果深套股市,还有各种盲目创业最后颗粒无收……原本眼看快摸到两百万门槛,一波操作又全打水漂。这种故事身边见过太多次,只能感叹一句:挣钱辛苦,赔钱分分钟!
想实现“小目标”,普通人该咋办?
虽然难度系数堪比通关游戏王者级,但办法总归还是有那么几点——重点就是稳字当头:
第一招:精打细算,从节流开始
少点外卖,多做饭;衣服穿旧一些没关系;手机电视不是坏掉坚决不换新的。这些省出来的钱慢慢积累,比幻想中大奖靠谱太多。我认识的一对夫妻,坚持十几年这种风格,也默默攒到了50来万,比同龄人大部分都强!
第二招:拓宽收入渠道
单靠死工资肯定追不上物价涨幅,有条件的话可以搞搞副业,比如网店、自媒体、小兼职之类。不过量力而行,可千万别影响主业,否则偷鸡不成蚀把米~
第三招:投资需谨慎,小白优先保守理财
不要迷信什么“一夜暴富”、“稳赚项目”。对于绝大多数工薪族来说,把本金安全放首位最重要。不懂股票基金,那就乖乖定期储蓄或选稳健理财产品吧!利息低一点总比亏光强~
第四招:坚持记账+阶段性目标激励法
刚开始热情满满,坚持不了多久很正常。所以建议设立小目标,例如先冲10W,再冲20W,每完成一步都有成就感。另外养成记账习惯,会让你对自己的消费状况越来越清楚,自然知道哪些地方还能抠抠搜搜地省下来~
当然啦,该享受生活的时候还是要享受。有些朋友为了攒钱连聚餐旅游都戒掉,这样反倒容易半途而废。毕竟努力赚钱最终目的就是过得舒坦嘛,对吧~
写完这些,我突然觉得,其实幸福感跟卡上的零头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。如果哪天真的躺赢进账两百万固然开心,不过平平淡淡的小日子照样值得珍惜呀~
各位伙计,你们怎么看待“拥有200万能不能算厉害”?身边有没有隐藏土豪或者极致节约达人?评论区等你的故事!
#图文作者引入成长激励计划#
配查网-配查网官网-免费配资平台-配资正规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